咨询电话

010 68932217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族音乐

鄂温克族传统音乐

浏览次数:1104    时间:2017-12-07 13:11:32
分享到:

       鄂温克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和额尔古纳左旗,还有一部分散居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讷河县等地,人口共有3,0505 人(2000年统计)。“鄂温克”是本民族自称,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鄂温克先民居住于贝加尔湖东北和黑龙江上游石喀拉河一代的山林中,以渔猎及饲养驯鹿为生。其族源与北魏时期的“北室韦”、“钵室韦”以及唐代居住于贝加尔湖东北的“鞠”部落有关。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有 3种方言。没有自己的文字,在牧区通用蒙古文,农业区通用汉文。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信封萨满教。

        鄂温克族传统音乐属东亚乐系,包括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两种。民间音乐又分为民间歌曲、歌舞音乐两类,“赞达拉嘎”是鄂温克山歌与小调类民歌的总称,由于地区不同,各地赞达拉嘎的风格也不相同,既有豪爽、粗犷的特点,又有严谨、细腻的特点。鄂温克族民歌有的使用比较古老的三音音列,有的使用五声音阶,歌词多用头韵,衬词较多。鄂温克民歌在许多方面与鄂伦春民歌相近。流传较广的民歌有《婚礼歌》、《喜鹊》等;“奴克该勒”是鄂温克的民间歌舞,男女老少手拉手围着篝火跳圆圈舞,以歌伴舞,无乐器伴奏。“奴克该勒”的曲调结构方整、对称、节奏性较强,和舞蹈动作紧密配合,歌词大多以表达思念或赞美的感情。

        宗教音乐主要指萨满歌曲,即萨满教仪式中使用的各种曲调。包括萨满跳神歌和祭祀祈祷歌两类,萨满调由一位萨满手持单鼓主唱,由助手或群众伴唱,其音乐结构较短小,节奏强烈,旋律中大跳音程较多,音调兼有赞达拉嘎和奴克该勒的特点,音乐具吟诵性特色。由于萨满教属于原始信仰范畴,萨满歌曲也可归纳于民间音乐。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电话:010 68932217
Copyright ©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