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010 68932217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族音乐

达斡尔族传统音乐

浏览次数:889    时间:2017-12-07 13:06:03
分享到:

       达斡尔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和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在内蒙古的鄂温克自治旗、布特哈旗、阿荣旗和黑龙江省的嫩江、富裕等地以及新疆塔城一带还居住着一些达斡尔族,人口共有132,394 人(2000年统计)。关于大斡尔族族源有不同意见,主要认为是辽代契丹族的后裔,17世纪之居住于黑龙江中、上游北岸,清顺治年间南迁至今日嫩江两岸地区,新疆的达斡尔族是在18、19世纪由东北移居至西北的。达斡尔有自己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三种土语,能够互相交流,后来放弃原来的语言,改用蒙古语;没有自己的文字,清代使用满文,辛亥革命之后使用汉文、蒙古文,新疆达斡尔族使用哈萨克文。主要从事农业,曾信奉萨满教。

       达斡尔族传统音乐属东亚乐系,由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两类构成。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三类。达斡尔族称民歌为“扎恩达勒”(意即歌曲),具有山歌特点,通常在野外劳作时歌唱,曲调高亢,节奏鲜明,结构较方整,多使用五声音阶的宫、羽、商、徵等调式。民歌分有歌词、无歌词两种,无词民歌多为即兴演唱,只使用衬词无实词。民歌的内容比较广泛内容,多为思念亲人、想念家乡等题材,其中长篇叙事题材较多,如《绍郎与岱夫》、《德莫日根》等。民间歌舞被称为“哈库麦”(亦称“鲁日格勒”),表演时所唱的歌曲称为“哈库麦呼苏姑”,有固定的表演程式,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以歌为主的赛歌段,第二阶段是以舞为主的赛舞段,第三阶段是只舞不歌的高潮结束段。其音乐基本相同于民歌;“乌春”是达斡尔族的说唱形式,说唱时用四胡伴奏,自唱自拉,内容多为赞颂英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亦有《三国演义》等改编汉族古典名著。结构由序——本文——收尾三部分组成,曲调与“扎恩达勒”相同;民间常用的乐器有口弦、抓鼓、腰铃、四胡、三弦等。

      宗教音乐主要指的是萨满歌曲,称为 “雅德根依若”。“雅德根”是宗教中介人,即萨满巫师,“依若”是中介人所唱的歌曲。这类歌曲使用于萨满教宗教仪式活动中,其形式是由萨满领唱,众人帮唱衬词。由于萨满教属于原始信仰范畴,萨满歌曲也可归纳于民间音乐。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电话:010 68932217
Copyright ©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