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010 68932217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民族音乐

土家族传统音乐

浏览次数:683    时间:2017-11-27 13:08:17
分享到: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湘西、鄂西两个苗族、土家族自治州,少数散居在四川省的酉阳、秀山、石柱、黔江和湖北宜昌地区的五峰、长阳等县。人口共 8,028,133人(2000年统计)。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传统的歌舞节日是每年农历正月和三月的 “社巴日”。
 
土家族音乐属东亚乐系,主要有民间歌曲、器乐和宗教祭祀音乐等类别。民歌分为山歌、号子、田歌、风俗歌、舞歌、摇儿歌与儿歌等。山歌可再分为土家语山歌和汉语山歌,其声腔有高腔和平腔之分,结构有一声子、二声子、三声子、四句头、五句子之别。劳动号子有行船号子、拖木号子、岩工号子等。风俗歌有哭嫁歌、丧事歌、神歌(梯玛歌)、婚事歌、傩愿歌等。其中,哭嫁歌是土家族富有特色的风俗歌种。薅草锣鼓是土家族著名的田歌歌种,在集体薅草、耘田或挖土时唱,有乐段式、二段式和多曲联套体等多种结构类型。舞歌有摆手歌、灯调、喜花鼓、土地灯调等。
 
土家族民间乐器有咚咚喹、唢呐、竹笛、牛角、木叶等。土家族器乐合奏有打溜子、五支家伙、花锣鼓、丝弦锣鼓等多种表演形式。其中以打溜子最有影响。打溜子常用马锣、大锣、头钹、二钹4件乐器演奏,曲牌很多,有《八哥洗澡》、《喜鹊闹梅》、《锦鸡拍翅》、《风吹牡丹》等。
 
宗教性祭祀音乐主要是傩坛巫教音乐,可分为祭祀性音乐和傩坛戏音乐两类。祭祀性音乐如正坛音乐中的祷神歌曲《上坛歌》,巫舞音乐中的《踩九州》,小祭音乐中的《圣号歌》、《卜卦歌》、《咒语歌》,傩坛戏音乐如正戏音乐中的《四官调》、《开山调》等。以上属于原始信仰性质的祭祀歌曲,亦可归纳于民歌范畴之内。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电话:010 68932217
Copyright ©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