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010 68932217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

第五届“学会杯”论文评选活动通知

浏览次数:2549    时间:2020-12-01 14:53:16
分享到: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五届“学会杯”论文评选活动通知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是中国音乐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社会组织,为繁荣中国民族音乐理论学术研究事业,构建中国音乐学科理论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为进一步呈现近期学会会员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信息交流,激发学术研究热情,经学会会长委员会讨论决定,特举办“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五届‘学会杯’论文评选”活动。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奖项设置与名额
    1.奖项分设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
    2.奖励名额将根据参评人数由组委会拟定并公示,获奖会员将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二、主办单位与参赛资格
    1.论文评选由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独家主办,无协办等其他单位,所有解释权归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所有。
    2.参评者必须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正式注册会员,评委不得参评。
三、参赛论文要求
    1.论文文体不限,撰写时间为2018年3月至今,所提交论文应为国内外期刊(不包括论文集)公开发表状态,需明确标注发表相关信息。
    2.凡提交论文均要求符合学术格式规范(详见附件),如存在学术不端等行为,一律取消评选,并计入学会学术黑名单。
    3.参赛论文需要提交word和pdf两种格式文档。其中pdf格式为匿名,不出现个人信息。word版论文末尾请附本人姓名、工作单位、地址以及联系电话、电子邮件等信息。
四、评委构成与评选方式
    评委会将由学会会长委员会成员以及国内音乐学界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组成,所有参会论文均由全体评委按匿名方式打分进行投票评审。
五、提交流程与要求
    1.论文一律以电子版方式提交,并请采用电子邮件(E-mail)的附件方式投寄。
    2.邮件主题格式为:学会杯参赛论文+作者姓名。
    3.提交论文邮件地址:mscm55@126.com。联系人:李建军18001297477(微信同)
六、其他事宜
    1.本次评选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
    2.提交论文截止日期:2020年12月15日。
    3.所有获奖会员需参加第十七届年会,并接受现场颁奖。

                                                                      

 
 
附录:“学会杯”论文评选文稿书写规范
一、标点符号用法
  “  ”  引文及专用名词、仪式名、书中的某章节、仪式内之某仪式环节。
  ‘  ’  引文中的引文。
  【 】   曲牌名、词牌名。
  《 》   乐曲名、唱腔名、书名、期刊名、论文名、论文集或期刊中的单篇文章名。
二、章、节的编号方式
  论文内各节编号可依次使用:①汉字一、二、三……;②括弧汉字(一)、(二)、(三)……;③阿拉伯数字1、2、3…;④括弧阿拉伯数字(1)、(2)、(3)……。
如节内数码与章节的数码使用重复,则应依序递减使用。例如节数的写法如果是“一、历史文化背景”,则节内文字的段落数码即应使用(一)、(二)-------,1、2、3 等,依此类推。
三、数字用法
表示年、月、日,表示世纪,表示数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如:1995年5月10日;21世纪;25个人);中国古代纪年或年号,用大写汉字(如清嘉庆四年);年龄、农历、少数民族历法,皆用汉字,如七十岁、农历二月三日、藏历三月三日等。
四、图、表、谱例、附录
图、表、谱例和附录需编号,并需有简明的标题;编号以图1. 、图2. 、图3. ……(或表1. 、谱例1. 、附录1.------)编排。图表和谱例请以图片方式插入(经过扫描或复制,再经图画软件编辑后粘贴插入)。
五、外国人名用法
外国人名的称引,在音译汉字之后应加注原文姓名。如:梅里亚姆(Alan Merriam)。
六、记谱
一律使用五线谱记谱。
七、注释写法
注释应是对正文的简要补充或说明,或是需要注明引文或论点的出处。
如是需要注明引文或论点的出处,注释的写法应是:①作者姓名;②论文或专著的名称;③登载论文的刊物名称,或专著的出版地名;④专著的出版社名称;⑤专著的出版年代或论文的刊物年代与期数;⑥引文在专著中的起讫页码;⑦所引论文的首尾页码;⑧凡论文集或合著中的单篇论文,请同时注明作者、论文,编者(主编)、书名(论文集)及其他相关数据。
a. 引用专著的注释写法举例如下:
王光祈:《东方民族之音乐》,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第34-35页。
b. 引用论文的注释写法举例如下:
边多:《论西藏堆谐音乐艺术》,拉萨:《艺术动态》,1987年第4期,第29-51页。
刘桂腾:《单鼓音乐研究》,田联韬:《民族音乐论文集》,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1990年版,第176-77页。
周吉、刘同生:《中国伊斯兰教音乐》,田青主编:《中国宗教音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第81-161页。
注释一律用脚注。(请使用word的“插入”功能中的“脚注与尾注”,以方便修订工作。)注释符号使用小体数码 1,2,3……在需要注释的文字后面的右上方标示,如:藏族舞蹈囊玛1、……。凡引用同一著作(论文)一次以上,可省略地名以后(除页码之外)的各项数据。
 八、参考文献的书写方式
行文中引用或参考的文献均需详列于全文之末,并在文末以“参考文献”为统一标题。中文资料以作者姓名中文拼音为序,由A-Z编排;外文著作按作者姓氏字母为序,由A-Z编排。作者多于三人者,取第一作者加“等”字表示,如:李某某等。同一作者的著作按其发表年代早晚为序编排。古代文献请注明版本。
具体写法格式是:①作者姓名;②专著或论文名称;③出版社或杂志社所在地;④杂志名或出版社名,⑤出版(发表)年代、刊物期数;⑥论文的起讫页码。
1.中文参考文献写法
(1)专著的书写格式举例:
a. 田青:《中国宗教音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
b.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王明校释本,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c.《中国少数民族》编写组:《中国少数民族》,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论文的书写格式举例:
a.周吉、刘同生:《中国伊斯兰教音乐》,田青主编:《中国宗教音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第81-161页。
b.边多:《论西藏堆谐音乐艺术》,拉萨:《艺术动态》,1987年第4期,第29-51页。
3.外文参考文献写法
参考文献中的外文专著名称或期刊名称,一律用斜体字书写,其他文字用正体字。具体书写格式请参考以下专著与论文各一例:
  1.列举专著的写法举例如下:
Merriam, Alan. The Anthropology of Music.  Evanston, Illinois: Northwest University press,1964.
在以上的写法中,Merriam, Alan. (作者姓名) The Anthropology of Music.(专著名称)  Evanston,(美国的城市名) Illinois:(美国的州名) Northwest University press,(出版社名)1964.(出版年代)。凡专著、刊物、论文集名称均使用斜体。
  2.列举论文的写法举例如下:
Bell, Catherine.“Religion and Chinese Culture:Toward an Assessment of Popular Religion.” History of Religions 29: 33-57,1989.
在以上的写法中,Bell, Catherine. (作者名)“Religion and Chinese Culture: Toward an Assessment of Popular Religion.” (论文名称) History of Religions (刊物名)29:(期数) 33-57.(论文在本书中的首尾页码)。凡专著、刊物、论文集名称均使用斜体。
九、论文字体格式
论文标题用黑体,4号字;正文及小标题采用宋体(小标题字粗黑)、5号字。凡较长的直接引文,另起段落,前后各空两格,用楷体、5号字。
十、摘要与关键词
论文请附摘要(150-250字)及关键词(3-5个),均用楷体、5号字。
1.摘要
“摘要”要求摘出文章中重要而有新意的主要观点,并给予客观、具体的陈述;应避免带主观性和情绪化的评论口吻和脱离具体内容的解释方式;不求反映文章概貌,应避免下述用语:1. 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什么问题;2. 本文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个人的独到见解等。
[稿例分析] 以往所见摘要的写法上,有时存在与提要的概念相互混淆的问题。摘要与提要不同点在于:摘要着眼于客观地向读者介绍文献的精华,以利于其迅速决定是否有必要继续阅读全文,主要适用于学术论文;提要则着重对文章内容或作者的生平、背景进行介绍和评价,意在向读者宣传推荐该著作,主要适用于书籍。
2.关键词
关键词又称叙词或主题词,指在论文题目、摘要或正文中,表达中心内容,具有实质性意义的词。应是具(网络)可检索意义的学科专用名词或名词词组。应该依据文献的题名和前言、结语、目次等不同部分,归纳出中心主题因素与修饰限定主题因素,根据需要进行精选和取舍;避免主观性,强调客观标准;应注意主题词的全面性和专指性。所选词语须概念清楚、确切,避免多义性。
[稿例分析]  有的作者在关键词中选择一些比较生僻、生造的词汇,或与其论文内容容量不很相称的,比较空泛、抽象的词汇,既不能从关键词里准确地反映该论文的实际情况,也会为在网络上查阅搜索带来不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电话:010 68932217
Copyright ©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 版权所有